這是一份外來青工沁人心脾的工餘生活圖譜:可以騎行在美麗的綠道,品味大自然的清新;可以徜徉於公園、綠地,游戲嬉樂;可以到圖書館“充電”,到“幸福驛站”尋找心靈的港灣;也可以參加義工服務,到“青年夢中心”尋找自己未來的方向……
  繪就這份圖譜的,是“青工活力第三個8小時”(簡稱“活力8小時”)——龍華新區與大浪辦事處力推的“社會融合”項目。
  當下中國,城鎮化正以巨大力量推動著國家現代化轉型進程。
  李克強總理曾強調,新型“城鎮化”說到底是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而要體現城鎮化過程中“人”的核心地位,必須把農業轉移人口的市民化及其社會融合問題擺到城鎮化各項建設的重中之重來考慮。
  “活力8小時”正著眼於人的城鎮化中“社會融合”這一重大課題。這一項目抓住外來青工工作和生活之餘的“第三個8小時”,以促進青工社會參與和生活提升為突破口,通過構建特色公共活動空間和活動品牌,促進青年社會組織發展,聚合社會公益力量,幫助青工放飛夢想,為廣大青工開闢了一條“主動參與—拓展能力—提升素質—融入城市—奉獻社會—實現夢想”的發展之路,亦為推動不同人群的社會融合、探路人的城鎮化、創新基層治理能力與治理體系作出了有益探索。
  1
  獨特的“大浪”樣本
  在全國,深圳作為一個年輕的移民城市,其腦體倒掛的特殊人口結構極具代表性;而在深圳,位於龍華新區的大浪辦事處,“腦體倒掛”更顯突出。
  地處深圳偏遠地帶的大浪,無論基礎設施還是公共服務、社會管理,均薄弱於其他辦事處。尤其與眾不同的是,大浪總人口近48萬人,流動人口與戶籍人口之比高達50︰1,是深圳人口倒掛最嚴重的地區;同時,18-40歲的青工群體近40萬人,占總人口的80%。
  外來青工,這是一群迥異於父輩的打工族,有研究人士形容其群體特質:心懷夢想、敢試敢闖,渴望得到企業的認可、城市的接納和社會的關愛,希望通過努力和創造,完成角色轉變,改善人生境遇,實現青春夢想。
  這又是一個社會境遇亟待改善、社會融合呼聲強烈的群體。有識之士指出,當前,外來務工人群,尤其是青工的社會融合問題,已成為城鎮化進程中普遍遭遇的社會治理難題。
  特別是大浪辦事處,地處深圳原關外,屬於典型的城市化滯後於工業化區域,由於轄區基礎設施滯後,城市功能單一,公共空間、文體設施不足,廣大青工每天重覆著“流水線—食堂—宿舍”單調、枯燥的生活;精神文化的匱乏,使廣大青工心理壓抑、不堪重負,社會問題頻發。
  外來務工人員高度密集,腦體倒掛嚴重,城市化滯後於工業化……諸多因素疊加,大浪由此成為新型城鎮化破題之際一個值得觀察的樣本。
  2
  “第三個8小時”獨闢蹊徑
  “青工的走向決定著大浪的未來!”對於大浪的實際與青工社會融合課題,龍華新區及大浪辦事處的掌舵者均有著清醒的認知。
  一項名為“青工活力第三個8小時”的項目調研報告擺上了施政者的案頭。這份由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歷時數月調研走訪形成的報告指出,在大浪這樣的深圳原關外工業地帶,“第一個8小時”是職場、是就業,“第二個8小時”是家庭、是休息,那麼“第三個8小時”就是青工進行社會交往、完成社會化過程的時間,也是工業地帶社會發育演化以及實現社會融合、形成“協同共治”局面的時間。
  在青工的第三個8小時中,一系列助推青工社會融合的創新之舉次第落地:
  ——創新系列青工特色活動平臺,構築“夢驛站”。以成長髮展為導向建設“青年夢中心”,聚合各類社會公益組織、項目和人才,助力青工成長與發展;以參與互動為特色的“勞動者廣場”,每當暮色四合即開展10餘種不同類型的活動,成為青工最喜歡的公共活動空間;以貼身服務為內容構建“青春幸福驛站”,承接太陽花、法律超市、生育文化中心、社區服務等公共服務項目,為廣大青提供“一條龍”服務。
  ——打造青工文化活動品牌,點燃“青春夢”。政府牽頭引導,搭建“星光大浪”音樂大賽等實現青工夢想的文化舞臺;企業接力參與,培育公益項目;引入專業力量,對青工素質進行再教育、再提升。
  ——發展青年社會組織,孕育“活細胞”。通過加強初創性支持、針對性扶持和領導力建設,培育和引進具有公益使命感、社會責任感、可持續發展的青年社會組織,為青工參與社會公共事務創造機會和條件。
  ——堅持“引進來”“走出去”,增強“融匯力”。組建“大浪公益聯盟”與“大浪之友”公益人士聯合會,將20餘家優秀社會組織引入大浪,國內外知名高校和各界愛心人士紛紛成為大浪社會建設的有力援軍;推動本地社團和發展經驗“走出去”,當好大浪精神、大浪形象的傳播者。
  3
  “社會融合”龍華路徑
  “活力8小時”,因其定位精準、參與廣泛、成效顯著,成為破解“人的城鎮化”課題中“社會融合”的典範之作。而這一項目,只是龍華新區探索新型城市化進程中社會融合新路徑的落子之一。
  在深圳,居於中軸地帶的龍華新區,於短短30餘年中,以彈丸之地聚集起數百萬產業人口,數萬家企業開拓、成長於斯,昔日農村變身產業大區……觀照龍華,其30年來的發展模式、由城市化先行到今日再度蓄勢待發,為關註珠三角、乃至中國城市化(城鎮化)路徑的眾多決策者和觀察人士提供了一份珍貴的鏡像。
  “典型的人口導入型、廠區主導型、行政管治型的二元化社會,具有‘舊社區、新居民,新產業、低勞力,大工廠、大分割,空心化、大流動,大需求、小供給,弱自治、強管制’的鮮明特征。社會的無機性導致新區社會建設缺乏根基,缺乏主體,缺乏合力,也缺乏效益。”復旦大學副校長、城市治理比較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首席專家林尚立教授如此剖析龍華新區作為城市化先行者的特征。
  在新型城市化階段,林尚立認為,必須把社會融合作為新區基本戰略,通過政府、社會、企業融合創造合作治理,外來人口與當地人口融合創造社區,文化與服務融合創造社會認同,最終消除社會無機化,建設有機性社會,最終實現人的城市化。
  如今,“社會融合”十大項目已在龍華新區全面鋪開,為“人的城鎮化”率先破題:
  ——章閣社區“陽光家園”項目,探索社區外來人員與戶籍居民的融合。
  ——觀瀾湖國際社區項目,探索外國人與中國人的融合。
  ——石凹“樂和社區”項目,探索社區與園區的互動融合。
  ——龍勝社區原居民城市化項目,探索原居民與現代城市的融合。
  ——清湖“樂業社區”項目,探索大型企業員工與社區的融合。
  ——三聯社區“一核多元社區共治”項目,探索社區各服務管理主體、駐社區各單位之間的融合。
  ——西頭新村外來業主自治項目,探索城中村外來業主之間的融合。
  ——豐潤社區居民自治項目,探索商品房小區居民之間的融合。
  ——民治“社區人俱樂部”項目,探索同行業等特定人群之間的融合。
  “以實有人口為融合主體,以基層社區為主陣地,以開展特色優勢項目為突破口,有計劃、分步驟、全方位推進社會融合各項工作。”林尚立認為,龍華新區的探索與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精神正相契合,在全國都具有先行先試、制度創新的意義,將為我國的城鎮化和農民工市民化,做出有益探索,提供有效示範。
  文/圖:吳永奎 蔣春忠  (原標題:探路“社會融合” 破題“人的城鎮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u08butsw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